1. 首页 > 经典美文

王阳明的特征 王阳明其人

后世称赞王阳明为“立德、立言、立功”三真不朽的“圣人”绝对不过分。

然而,综观先生用兵,竟也难看出,他有何奇妙复杂之处,所用兵法,似乎亦是那些人仁亦仁,耳熟能详的几条,如知己知彼、瞒天过海、谋定后动等等。那他为何又能取得成功,创造出丰功伟绩来呢?通过仔细研究,我发现有几条很简单的原则,被先生发挥得淋漓尽致,超乎想象。也许,那就是他用兵致胜的精髓吧。

哪几条?总结之:之帜、仁义之师、乱心之术。

真的就这么简单。

正义之帜:

师出有名,堂堂正正,站住道义的制高点上。气正则势盛,势盛则威壮。自古以来,带兵出征者都讲究师出有名。哪怕现编都要编一个来,这是因为只有正义才会“得道者多助”;只有正义士兵们才会有士气。

王阳明的一生行军打仗主要是平叛,他代表的是国家,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然代表正义。他很重视这张牌。每次出征,他都以为国建功来激励部队,激发出他们的使命感;对外则大造声势,大张旗鼓(迫不得已时也虚张声势)。每每大军未动,排山倒海的气势已经向敌人压了过去。

叛乱时,王阳明虽说很快就招集了数万士卒,却实实在在是乌合之众,是由地方兵丁、役吏及自愿参军的农民组成。这样部队和宁王的正规军是无法比的。但在王阳明正义的感召下,士气很快就调动起来了,在战场上表现相当英勇,偌大的南昌城只半天就被攻下来。宁王回师反扑时,王阳明又力排众议,坚持带兵出城与宁王正面对决。他说:“宁王做贼心虚,后方基地被攻破,已经是军心大乱。我们堂堂正正的朝廷之师自当予以迎头痛击,速战决胜。”

果然不出所料,在平叛军队的强大气势面前,叛军军心崩溃,未战而自乱,很多人或投降、或当了逃兵。

仁义之师:

不是两个武夫的互殴,拼的是军心、民心。军心者士气也,没有军心就没士气,当然就没有战斗力;民心者,兵源物资也,没有百姓的支持,任何一场战争都难以持续下去。

军心不是士兵数量的简单叠加。一支没有统一意志,上下离心的部队人数再多也没有战斗力。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。反之,一支军队上下同欲,同心同德则能以一当十,锐不可挡。明未的关宁铁骑,区区数千,硬是挡住了十几万清兵过不了山海关,因为那支关宁铁骑是由优秀统帅袁崇焕调教出来的。